2016年,我国住建部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的是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城市下垫面过硬,改变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城市的透水性,城市要素要以“透水”为主。
传统的铺路材料是城市透水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城市可进行透水道路铺装,将景观铺装、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材料,加快雨水渗透,减少地表径流量,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雨水直接对路面的冲刷,并快速排水,减少对水源的污染。透水型泡沫混凝土是采用特殊的泡沫混凝土制作工艺,用专用材料制成的海绵状泡沫混凝土,它与普通保温型泡沫混凝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微观结构完全相反,透水型泡沫混凝土其内部的气孔是开放的,是相互连通的,具有良好的透水渗水透气功能,可作为渗水地坪、路基和保水地的基础层面或贮水地带的工程应用。同时,泡沫混凝土轻质高强,直立性好,因而是绝佳的海绵城市建设基础材料。
屋顶和屋面雨水处理。海绵城市的建设除了路面,房屋建筑等领域也很重要。城市建筑打造绿色屋顶,有利于雨水的减排和净化。泡沫混凝土能够自动找坡,且其自重性较低,未固化的泡沫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和自密实性,是打造承重、防水、坡度合适的绿色屋顶,实现屋顶屋面保温、防水的绝佳材料。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材,必成建筑领域趋势。对于泡孔率为50-70%的泡沫混凝土材料,如果按每立方米吸水70%计算,每立方体积吸水约700kg,在绿地、空地每平方公里发泡填充层平地2米,则每平方公里存水量为120万吨,120万吨水可满足农田每亩年20吨用水量,6万亩丰产田。
|